2015年绿色能源学堂-张友甄-交流心得

发布日期:2015-09-25

  貴校舉辦的這個活動,其實早在去年就已經有看到相關消息,只是當時還是大一的我,覺得自己的知識尚不足做交流活動,因此選擇了大陸的其他地區作不同性質的交流活動,也著實看到、學到不少東西。今年有幸再次看到這項活動,便對此多加注目,但一開始看到報名海報時,仍不太敢直接的報名,因為相關資訊實在是太少了,而且又是自行搭機前往,難免會擔心一些事情,但想到能有機會到北京這著名的古都觀覽,且專攻綠色能源的我們,對於電力大學舉辦的這種活動卻又抱以眾多期待,後來因為得知有學妹同行,因此才放心報名參加此活動。

  來到北京的第一天,就看到接待我們的組長們舉著我們的牌子在機場等我們,因為班機雖然並沒有延誤降落,但等待下機及入境的時間相當的長,不知道他們等了多久,感謝他們的耐心,讓我們能順利的在機場內找到他們。因為我們去的比較早,他們第一天就帶我們逛了一圈華電的校園,以大陸的學校而言,華電確實是不算大的學校,在一、二天逛過幾次校園後,我們就能知道幾個我們常去的建築及路線,比較不會在校園中迷路。但建築間還是有相當的距離,比起10分鐘就能繞完的台南大學,還是大得多的。

  前幾天的行程主要是專題學術演講以及兩岸學術論壇交流,來到這個團隊中,覺得有好多的碩博生,不知道自己的所學能不能聽得懂那些內容。幸好教授們的上課都是較為概述的介紹,這部分我有信心我們學系並不輸給機械、電機專門領域的人,甚至能比他們有更深的了解。在風力發電及太陽能專題講座中,證實了在學校老師所講述的問題及解法,甚至瞭解了大陸對此能源困境所採取的諸多措施,很多實驗在台灣都是沒有足夠的土地及資源來施作,大陸擁有這廣大的土地及由上而下的完整政策,是發展綠色能源的絕佳條件。參觀彰北國家電網的那天,看到了大陆先進的技術,是我們從未學過的系統整合,將風、光、儲、輸併成一個系統,如此可大大改善綠能供輸不穩的最大問題,雖然現在的問題是所需經費過高,但相信再過幾年的研究,這絕對是會有很好的發展。

  白天聽專題學術演講,晚上我們的小組長們就帶我們到學校附近走走,半個台灣大的北京實在讓沒有交通工具又不惜關北京交通的我們覺得寸步難行,因此有幾天我們選擇到附近的餐廳吃飯、唱歌、聊天,與華電同學多做各方面的交流。跟他們聊天可以發現台灣和大陸還是有很多的不一樣,這些差異遠不是課本中所能學到的,而是要親身體驗才能有所收穫。在談話中得知我們的小組長司昀,下學期要來我們學校交換,期待他來台灣找我們玩。

  其中一天的下午,因為比較早結束,大家就相約到南鑼鼓巷觀覽,光是走到地鐵站再坐地鐵到目的地就花了一個多小時,光是來回的時間,在台灣就足以讓我從學校回到家裡了。不過這段時間是值得的,讓我看到了北京的另一面貌。而且在地鐵站中發生了有趣的事情,在台灣我們搭乘手扶梯都是習慣站右邊的,將左邊通道留給趕時間的人走,我們整個隊伍接近30個人,大多都是台灣的學生,便很自然地往右邊站成一長排,後面的人群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也跟著只站在右邊,形成有趣的景象,連華電的同學都拿起手機將這奇景給拍下來。南鑼鼓巷有點像上海的田子坊,只是範圍更大,東西更多,裡面賣的東西令我們大開眼界,很多的手工藝品,文藝創作,更有北京古色古香的特色,為了趕晚上的最後一班地鐵,我們並沒有把南鑼鼓巷給逛完,之後又去了一次,因為那邊實在是買紀念品的好地方。

  後面幾天由旅行社帶我們到北京各個名勝古蹟走走逛逛,相比我們多留下的兩天自己出去玩,真的覺得導遊這個行業是個令人省時省力的存在,我們自己到圓明園參觀時,不但只是走馬看花,再看到重點前就走路走累了,覺得浪費了許多時間精力,但導遊總是能用最短的時間將古經的古往今來對我們娓娓道來,讓我們能有更深的體悟,也看到古蹟真正的價值所在。頤和園、天壇、故宮、天安門廣場、王府井步行街、前門大街、八達嶺長城乃至奧林匹克公園、水立方、鳥巢,短短幾天帶我們一一遊覽這些著名景點,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買了一些紀念品,尤其是一個天壇的模型拼圖,回家兩天後我就把它拼起來放在家裡,每當我看到它就能想到這次的北京之旅。

  最後的那場送別晚宴也令人印象深刻,雖然很多人在那場晚宴上可能喝酒多於吃飯,但彼此聊天、敬酒、感謝、送別,加深了我們彼此的友誼,明年暑假不知道還有沒有時間、機會再到大陸遊覽,但我們一定會對我們的學弟妹強力推薦這個讓我們能夠學習、玩樂、成長的好活動,感謝主辦單位給我們這個機會來參加這個活動,也謝謝華電的同學們對我們的諸多照顧,希望未來有緣再相見。